西南岩溶地区气候,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景观最为广泛和典型?

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喀斯特地貌受岩石透水性、流水作用和气候影响

西南岩溶地区气候,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特点

发育裸露喀斯特现象的气候?

气候的影响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岩溶作用得以延续进行。

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湿度大,流水作用强烈。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

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地貌?

是中国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其特点是地表上有大量的溶洞、地下河、地下溶蚀等。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其中最大的是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地下水通过溶蚀作用溶解了岩石中的溶质,使得地下岩石形成了空洞和通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上的岩层会因为地下溶蚀而塌陷形成溶洞,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上有大量的溶洞、地下河、地下溶蚀等,这些地貌特征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研究对象。
喀斯特地貌还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在喀斯特地貌中繁衍生息。
总之,中国的喀斯特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地下水通过溶蚀作用溶解了岩石中的溶质,形成了地表上的溶洞、地下河等特征。
喀斯特地貌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研究对象,还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


我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和广西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分布区。拿广西来说,全省的岩溶面积占该省总面积的60%以上,约12万平方千米。云南、贵州的岩溶面积,也各占两省面积的一半。这些地区的岩溶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岩溶物质——石灰质碳酸盐(石灰岩),是2亿多年前(古生代二叠纪)的海底沉积物,厚3000~6000米。随着造陆运动的兴起,巨厚的沉积物变为石灰岩陆壳。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岩石,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最易溶解。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密,极易生成二氧化碳。含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繁花似锦、千姿百态的岩溶地形,如溶沟、石芽、石林、石峰、石丘、落水洞(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或溶洞向上的开口)、洞斗(漏斗形成碟状的封闭洼地)、溶洞,等等。

世界科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关于岩溶地貌研究的宝贵文献是?


世界最早的岩溶科学文献《徐霞客游记》。

明代时由徐霞客撰成,原著有散佚,后人经搜编,传世的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版本。《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 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天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有很详细的记录。文笔生动,耐读有趣,开辟了地哩学上系统观察自 然、描述自然的新方法。

它对西南地区地理,提供出不少珍稀资 料,对广西、贵州、云南等省的岩溶地貌的记述,均早于国外最少三个世纪,是世界最早的岩溶科学文献。世界最早研述岩溶的科学家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其名田“以山川烟霞之常客”而来。江苏江阴县人,1586年生,1641年卒。我国著名旅 游家、地理学家。他曾单身旅游全国16次,足迹遍布16个省区。 并实地考察过湘、桂、黔、滇的200多个岩溶溶洞,一一给予记 录和描述。后还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这些记录在他的名著 《徐霞客游记》中。他对沿溶地质、地貌的研述,比国外欧洲的爱土倍尔早100余年,比脑曼早200多年。他是世界最早研究记述岩溶的科学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南岩溶地区气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生活与科技的作品,生活与科技的作品有哪些
下一篇: 临沂沂水的气候,临沂沂水的气候怎么样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