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降水等深线,北方 降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方降水等深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方降水等深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800mm等降水量线分界?

800mm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也是水田和旱地分布的分界线、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等。这条线大致沿着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在这条线以东以南,即南方地区,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地区;而在该线以北以西,即北方地区,降水量小于800mm,为半湿润地区。因此,8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北方降水等深线,北方 降水

此外,由于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秦岭和淮河,这条线也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在这条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等作物的生长;而在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气候相对寒冷干燥,适合小麦等作物的生长。因此,8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分界线。

同时,由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800mm等降水量线也大体上划分了中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在南方地区,由于降水充足,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多为常绿阔叶林;而在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植被稀疏,多为落叶阔叶林。

另外,8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中国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由于气温是影响河流是否结冰的重要因素,而这条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气温较高,河流一般不结冰;而在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气温较低,河流一般会结冰。

总之,800mm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具有多种地理意义。它不仅划分了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水稻和小麦种植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还是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这条线的存在使得中国南北方地区在气候、地理、生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国历代北方长城的基本走向与毫米降水量高度?

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建长城,一直持续到明朝。长城从最开始的进攻支点与发起点,渐渐变为防御的堡垒和底线。历时2000多年的经营,中国古代前后有数10多个王朝都修建过长城,其中尤其以秦朝、汉朝和明朝修建的最长,长度都超过5000公里。

(明朝修建的长城,也是目前我们看到的长城)

在我们的印象中,做为“进攻支点”和“防御堡垒”的长城,正好隔开了2种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农牧分界线”。

(秦始皇将战国时期燕赵等国修建的长城连接了起来)

修建长城的地理条件看似杂乱无章,但2000年后,进入现代社会有了科学的统计后,人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长城的走向与400毫米降水等量线高度吻合!

(长城内外,截然两种气候环境)

中国历史上,对长城修建时地理位置的选取,并不是随意而为,长城的走向也是遵循一道大自然铸就的铁闸。长城大致与年400毫米降水线重合,长城以南的季风区适宜农耕,长城以北宜放牧,所以长城不仅仅是对农业社会的影响是农耕、游牧的分界线,也是一条气候分界线。

先说结论,中国历代北方长城的基本走向与400毫米降水量高度基本一致吻合。中国的400毫米降水线分布主要分布了中国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中国的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在中国的地理以及社会人文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区分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方降水等深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方降水等深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2019山西降水,2019年山西降水量
下一篇: 纳木错降水来源,纳木错降水的来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