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降水演变规律,气温降水演变规律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气温降水演变规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气温降水演变规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原因?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变换大。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受夏季风影响,有的年份夏季风势力强,控制的时间长,降水量大;有的年份夏季风弱,控制时间短,降水就少,因此一年跟一年降水量多少差异大,及降水年际变化大。

气温降水演变规律,气温降水演变规律是什么

我国是季风气候,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不同,有些年份来得快,走的快,有些年份来的慢走的慢,那么就会出现南涝北旱,或者北涝南旱。

季节变化大的原因,还是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深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两边; 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注:少雨型:全年少雨或无雨;年雨型:全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夏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冬雨型:冬雨较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降水较少。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长年受上升的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所以植被茂盛,多热带雨林;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由于长年受下沉的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多热带沙漠;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副极地低压影响,降水稍多;极低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稀少,但由于温度极低,蒸发量小,所以仍旧有丰富的冰雪存在。

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形式?

中国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丨南北地表温度平均上升1′2度。2、降雨量普遍减少。3、矿产特别是煤碳过度开採。4、工业和生活废气废水排放未科学处置。5.工业和建设建筑粉尘未处理产生到处扬尘。6.旱灾和洪涝灾害较多。要改变这些现象,就应该在各地推行植树造林和种花种草,更多的种植经济林木特别是种植中药材。积极减少二氧化碳、粉尘、废气废水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保护环境,爱我中华,坚持科学持续发展,为美好的明天赶快行动起来。

中国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地表平均气温显著增加、降水量变化年代际波动较大、日照时数和近地表平均风速均显著减少、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空间异质性较大等,具体表现如下:

(1)温度变化:近5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显著增加,自1960年来升温幅度达1.2℃,最暖年份则出现在近20年中,不同地区增温幅度不同,总体趋势是北方升温要大于南方,而冬季增温(平均0.04℃/年)要显著高于夏季增温(平均0.01℃/年)。

(2)降水量变化:近5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年代际波动较大,降水量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1960—2006年,各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北、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地区以及西南的西部和华南的东部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平均增速最大值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其他区域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华北年均降水量减少最多。

(3)日照时数变化:近50年中国的日照时数、近地面平均风速等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其中,日照时数全国普遍减少,以华北地区最明显,每10年减少119小时;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减少趋势每10年降低58~73小时,西北地区每10年减少24小时。不过,风速减少最明显是西北地区。

(4)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近50年来,中国遭遇的极端高温热害、亚热带极端低温冻害、洪涝灾害和极端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频率都表现为大幅度提高的趋势,极端性天气气候灾害频发使农业生产年际间波动增大。就区域变化而言,中国除华中地区外其他地区夏季的高温热害发生频率显著增加,而冬季寒冷天数则显著减少,强降雨事件引起的洪涝灾害则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这些极端事件在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增多,在东北和长江流域西北部地区则相对较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气温降水演变规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气温降水演变规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降水后要防晒吗知乎(降水怎么办)
下一篇: 智利各地降水特点,智利各地降水特点是什么

相关资讯